互联网牵手公益 超六成受访者觉得公众参与度更高了

  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

  当下,互联网为公众参与公益慈善提供了广阔平台,“人人公益”“随手公益”成为趋势,公众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不断提升。

  日前,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(wenjuan。com),对200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61.8%的受访者觉得互联网使公益的参与方式更简单,公众的参与度更高了。

  山东济南的小学老师沈南参与过低碳减排、熊猫守护者等互联网公益项目。他认为,互联网公益参与人多,传播范围广,有些项目只需要人们平时线下支付、行走,就能参与公益。

  调查中,50.3%的受访者觉得互联网+的背景下,公益的形式更多样化、场景化,48.6%的受访者感觉公益的内容更新奇、更好玩,40.1%的受访者觉得门槛更低,覆盖人群更广。

  “以前大家想要捐款得到银行、邮局,还要排很长的队伍,现在打开手机就能捐款,而且门槛低,捐1分钱都可以。”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邓国胜说,网络公益参与人次多,积聚起来可以发挥很大力量。“另外互联网公益的方式比较有趣,平台可以设计各种各样好玩的活动,比如听音乐捐款、走路捐款等,吸引大家参与,这也是互联网公益的一个很大优势”。

  北京某高校大学生王寒冰说,与传统公益相比,互联网公益的优点很明显,第一是信息传播快,一个项目或募款信息,短时间内就能在网络上传播开,只要项目有意义,有感召力,大家很乐意转发;第二是门槛低,互联网公益能捐赠的东西很多,捐多少都可以,参与成本低,增强了大家的参与意愿;第三是项目类型更多、更有趣,有很多和日常生活结合的项目,便于大家参与;此外,信息公开程度高而且方便,所捐钱款或物品的流向、项目成果,都可以在网上随时查阅。

  此外,35.0%的受访者觉得资金使用更透明了,33.0%的受访者觉得活动设计更人性化,以情动人激发公众爱心,27.0%的受访者认为提升了信息流转速度,缩短了传播链条。

  “但是相比于传统的公益活动,互联网公益也更加难辨真假,大家的参与感也没有那么强,只能比较浅层次地参与到公益活动中。”王寒冰说。

  沈南期待互联网公益项目能多开展一些线下活动,比如邀请捐赠人参观项目进展,一方面监督项目执行情况,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大家在公益活动中的参与感。“现在一些平台已经开展了这样的活动,希望能推广这样的做法”。

  邓国胜说,互联网公益慈善在某些方面还不完善,但像信息公开透明、被捐赠人隐私保护等,这些基本内容要形成行业共识,同时加强行业自律,形成可行的行规、行约,加强行业管理。

  受访者中,00后占2.3%,90后占32.8%,80后占49.3%,70后占11.6%,60后占3.5%,其他的占0.6%。

  (王一帆对此文亦有贡献)

© 版权声明
评论 抢沙发
加载中~
每日一言
不怕万人阻挡,只怕自己投降
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, I'm afraid their surrender